基本理论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对人性、对人性的自然因素作科学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的本性和价值是由自然界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人类所特有的一些内在潜能所决定的。下面对其主要的几个理论观点作概略介绍。
(1)人的性善论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是: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寻求实现人的本性的倾向和巨大潜力,这也是人的本能。人类对前途充满了乐观。人性的自然因素就是指先天的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动物往人类进化时,就有善良的潜能出现。如动物中的黑猩猩就有友爱、合作、利他的行为表现。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则认为,人的本能是自私的、反社会的,对人的前途感到消极悲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自然因素论可归纳以下三点:首先,人性最初是好的,至少是表现为中性的。如果一个人能自由地去发挥其本性、去经验事物,就会走向成熟和社会化,就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善良的、可信赖的具有建设性的人。而人在有时之所以能表现出邪恶,这是因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没有能满足,人性的自由发展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其次,人和生物界有连续性,人性有其自然演化的根源。这样,人也应有动物的某些原初本能。但更为重要的是,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还获得了许多只为人类所独有的潜在的特性,例如:对未来的选择能力,推理和创造能力,自尊、合作、友爱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潜在性来源于动物生活、又高于动物的本能。人的这些潜能是要求发挥的潜能,这是人性的自然因素、是人类所共有的本能。另外,人类自身的生活条件可以用人类基本的潜在的能力去改变。人是在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潜在的能力,而不是从环境中攫取人性。"自我实现"是潜在人性的表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追求目标。社会性寓于人的本性之中。马斯洛认为,爱是人类的本性。爱是一种健康的感情的关系,是双方深深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对婴儿的实验说明,生活的早期失去爱的情感将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他反对弗洛伊德的那种关于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友爱关系的背后都深藏着仇恨的观点。在这里我们应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的性善良中没能注意到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问题,夸大了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作用。
上一篇:人本主义疗法基本知识(一)
下一篇:人本主义知识
|
||
![]() |